当前位置: 首页 > 设施资讯 >知识帖|看完这几点,轻松学会椰壳珠串收藏

知识帖|看完这几点,轻松学会椰壳珠串收藏

2023-05-10 14:56:27

椰壳珠串,就是利用椰子外壳坚硬光滑、吸水率低的特性,制成圆柱状珠粒穿制而成的。需要说明的是,用来制作椰壳珠粒的不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海南绿皮椰子,而是一种个头较小,表皮呈咖啡色且坚硬光滑(这种椰子有时也可一见,也许是经过了剥皮加工,原始形态尚无定论)的椰子,在海南常见用来做旅游工艺品。


椰果分绿椰、黄椰和红椰三种类型,绿椰和黄椰的果壳薄,密度小,不适合制作椰壳手串,市面上见到的椰壳手串大多是红椰制成的。海南的椰子树随处可见,是最普通的树木之一,春华秋实,每年椰子的产量都很丰厚,所以用来制作珠串的椰壳就像菩提子一样,并不属于珍贵的原材料,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见到用树脂等常见制假手段仿造椰壳珠粒的赝品出现。既然如此,对椰壳珠粒的研究就应该放在如何选择、怎样把玩上。



就目前可以见到的椰壳珠串,大致可以分为三类。


1. 纯粹的老珠串。

椰壳佛珠看似材料随手可得,却对做工、选料、盘玩极为讲究。椰壳佛珠,冬不凉手,夏不畏汗,深受人文雅士的喜爱。用椰壳制成念珠由来已久,最早追溯到什么时代尚不可知,至少在清代中期就已经出现。在流传至今的老椰壳珠串中,又可以分为两种。


一种是古代文人手上的把玩之物,清代袁枚在《随园诗话》中说:“近来习尚,丈夫多臂缠金镯,手弄椰珠。”清代赵棻在《滤月轩文集》中说:“乾隆年间,户部侍郎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,珍比千狐之腋。”可见至少在清代乾隆年间,椰壳念珠就已然成为阔绰人等的指间尤物,。户部侍郎赵秉冲,手中的一串椰壳念珠竟然价比“千狐之腋”。所谓“狐腋”,就是狐狸腋下的毛皮,面积很小,一件正常尺寸的皮袍需要用很多块儿狐腋才能聚成,相当贵重,清代诗人赵翼就有“人各造车期合辙,君能集腋便成裘”的诗句。清代才女赵棻把椰壳珠串的价值看得堪比狐腋,充分说明了在清代椰壳念珠已经具有了很高的价值。



另一种是古代僧人流传下来的实用计数念珠,在清代既然椰壳念珠价比狐腋,那么手执椰壳念珠的僧人一定是德高望重的高僧,这种念珠本身就已经接受了佛门造化。


这两种纯粹老椰壳珠串不管属于哪一种,都是很难得一见的惊世藏品。


2. 经过染色的新珠串。

新的椰壳珠串经过人工处理,染成老珠串特有的黑色,用来冒充老珠串。可以这样认为,真正老椰壳珠串存世数量极少,目前市场所见都是经过人工染色的新珠串,染色后再经过搓油、打磨、做旧,感觉与老珠串差不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近五六十年以内,由于很少有人再使用或者把玩珠串,所以不存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制作的老珠串,而老椰壳珠串更是没有,如果确认某串椰壳珠串有一定的年份,就一定是百年以上的老器,外轮廓表面上必定带有一层厚厚的包浆,光线反射柔和而内敛,两个平面未必有油光,但厚重的包浆依然存在;染色新珠的光线由于没有包浆包裹,反射过于强烈,不柔和,同时两个平面生涩,没有包浆,这就是新老两种椰壳珠粒的区别之所在。如果把玩,建议最好不要买这种染色珠串。



3. 原色的新珠串。

这类珠粒是没有经过颜色加工的原始状态,呈咖啡色,质地干净没有污染。经过长时间的把玩颜色逐渐变得深沉。原色的新椰壳珠串最好在自然状态下把玩捻摩,不要一味追求上色挂瓷的速度。上色挂瓷越慢,最后得到的品质往往越令人满意。历史上的老椰壳珠串不管是文人的玩物,还是僧人的念珠,变色挂瓷都是自然形成的,没有掺杂任何人力的主观干预,只要自然而然地每天把玩摩挲,想不变色都难,因为上浆挂瓷的氧化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。建议以把玩为目的的购买者,最好购买这种原色的新珠串。



在购买椰壳珠串时需要注意的是,椰壳本身可利用的厚度很有限,正常的珠粒是圆柱片状,如果片状的厚度超过了常规,或者呈较大直径的圆珠形,就要考虑有两个可能,一是搜集了超厚的椰壳制成,或者是用椰蒂制成,这样特殊的珠串少见,而且成本应该很高;另一种可能就是由若干片椰壳黏合在一起的产物,这样的珠粒价值很低。所以购买椰壳珠串,还是要以常见的规格为好。


新椰壳珠串的把玩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,因为椰壳的硬度其实不高,所以只要在不经意间把玩、佩戴上一年半载,就一定会有理想的变化,千万不要加以任何的人为干预,这是至关重要的。



点击最下方“阅读原文”可跳转至官方微店


以上文章来自文化发展出版社《手串收藏与搭配》


微刊留言板

   如有相关出版、咨询、合作、购书等事宜,请与文化发展出版社联系。

联系人:肖老师

联系电话:0108827 5992

邮箱:xiaoguiping@keyin.cn

收藏与艺术群:+v号sc151008拉您入群

     

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海南旅游分享分享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