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首先是孕妇
孕妇应注意避免在腹部、腰骶部进行针灸,其他部位针灸时应力道轻柔,合谷穴、三阴交、昆仑穴等强刺激穴位严禁针刺。(总体来说,孕妇进行针刺治疗是要很小心的。)
PS:艾灸至阴穴对胎位不正有奇效!
2、其次是小儿
小儿囟门部及风府穴、哑门穴位靠近重要脏器不可以针灸。(小儿骨肉不丰,下针易伤及脏器,针刺部位如果在躯干部,应小心谨慎。)
3、出血性疾病(如白血病、血友病)患者
自发性出血,损伤后不易愈合,禁止针灸。
4、心脏病搭桥术后严禁使用电针。(这个要特别注意!)
元气耗伤、气血大亏、气散脉乱时,必须详察病情,勿妄施针刺,以防导致不良的后果。
1、《灵枢·五禁》中讲到“形肉已夺,是一夺也;大夺血之后,是二夺也;大汗出之后,是三夺也;大泄之后,是四夺也;新产及大血之后,是五夺也。此皆不可泻。”
就是说危重症候可以针刺,但必须慎刺,一定不可以用泻法。
2、眼区、项部、胸背、肾区、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处等部位针刺时,需谨慎小心,掌握针刺的深度和角度,防止误伤重要脏器。
3、颜面部、、、阴部等位置不可以直接艾灸。
4、部分穴位不可以艾灸,例如:《针灸甲乙经》讲到石门穴“女子禁不可灸刺”;如果灸了“女子终身孕不成”。